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

安娜普納的雲上漫記(三十一) - 聖地鐘聲


海拔3,800公尺的木克定(Muktinath),是尼泊爾境內一個重要而奇特的的宗教聖地。其奇特之處,在於它既屬於藏傳佛教的聖地,同時也是印度教的聖地。這樣的情況本來也不算稀奇,以色列的耶路撒冷,便是身居世界三大宗教 (猶太教、伊斯蘭教和基督教/天主教) 信仰源流的共同聖地,無論是在建築規模還是宗教意義上的重要性,亦遠勝木克定。世界上不同宗教信仰之間,畢竟是排斥的多,包容的少,因為耶路撒冷的神聖,三大宗教都想據為己有,聖城千百年來的爭端、各宗教之間的互相仇視和衝突,也因此而起。反觀在木克定,相處不算融洽的印度教和佛教徒,卻可以在同一塊土地上和平共處,可以說是絕不平凡。
 

翻過陀隆拉埡口的徒步者,在急降了1,600公尺之後,大都會在木克定所在的蘭尼包瓦(Ranipauwa)休息一晚,才繼續下山。蘭尼包瓦是個因為朝聖者而興旺起來的小鎮,它的名字,就是「王后的朝聖行館」的意思。嚴格來說,木克定是聖地廟宇所在的範圍,而蘭尼包瓦則是聖地旁邊的小鎮,不過現在大部分人都把兩者混為一談了。到達木克定時,剛好是午餐時間,不過已經幾天沒有洗澡了,加上在下山時一輪的奔走,全身被汗水浸透,所以在鎮中心廣場的一家旅館安頓好後,先來一個暢快的熱水浴,才再考慮午餐的問題。
 


入住的房間在一樓,房門外是寬廣的露天平台,可以俯瞰廣場和大街,不遠處便就是鎮內藏廟那金光燦爛的屋頂。正午的氣溫雖然只有攝氏十七度,但是比起五小時前的零下二十度,簡直是天淵之別。我選擇了在平台上午餐,享受那溫暖的陽光,一位金髮小姑娘也在平台上看書,於是便閒聊起來。稱她為小姑娘,因為她看來只有十七、八歲,來自澳洲悉尼的她,父母都是外交人員,自小隨父母四處遷徙,培養了十分獨立的性格,年紀輕輕,便自己一個出來四處闖蕩。她獨自在日本住了一段短時期,已學懂了基本的日語,殊不簡單;這次來尼泊爾,也是自己一個人,在加德滿都當義工,教貧困家庭的孩子學習英文,也趁空檔到山上來徒步。她只僱了一個嚮導,自己揹負所有的行李,從博卡拉一直走上江森,然後再到木克定,明天便回頭下山了。澳洲小姑娘的遊歷,讓自己回憶起大學年代獨自在歐洲流浪三個月的日子,不過她是一個女孩,還跑到偏遠落後的山區來,比當年的自己,當然要強得多了。
 

正閒聊間,奧地利團隊也到達了,就在廣場對面的旅館下禢,一到步便急不及待地開始他們的「清潔大行動」,洗過的衣物,晾滿了整個露台。他們太專注於清潔工作了,我隔著廣場跟他們揮手,也完全沒有留意到呢,反而在廣場上經過的比利時自行車友,一眼便看見一樓平台上的我了。原本約好了瑞典小子同行跨越埡口的他,最後還是被放了鴿子,不過他的腳程不慢,天亮才出發,卻只比我們遲了十五分鐘到達木克定。下午大家都閒著,便結伴一起到木克定神廟去參觀。
 


下山時經過那白色圍牆後的範圍,便是尼泊爾最神聖的印度教聖地,各地的印度教朝聖者,一生都一定要來一次。尼泊爾歷代的國王,也曾來朝聖,鎮外的直昇機坪,便是2001年遭槍擊身亡的前國王比蘭德拉乘專機來朝聖的降落地點。王室和達官貴人,當然可以乘直昇機,輕易地來到聖地朝聖,一般的百姓就只得靠雙腿,一步步地走上山來。Sabin的祖母是虔誠的印度教徒,從前幾乎每年都會徒步上山來朝聖,也為家人祈福。那時候還沒有博卡拉飛江森的班機,也沒有行走蘭尼包瓦與江森的越野車,況且一個清貧的農婦,也無法負擔昂貴的機票,所以跟很多平民百姓一樣,都是從博卡拉出發,徒步走過千山萬水,經歷超過五天才來到木克定,且不只是一次,而是每年一次。
 


木克定的名字,有「解脫」、「救難」和「涅盤」的意思,也可以指「解脫之神」,是得到解脫之地,信仰同源的印度教和佛教,皆有脫離輪迴之苦的祈求,木克定成為兩教共同的聖地,也很合理。聖地的大門外掛起了一口大鐘,信徒們進入大門前,都會敲響大鐘,好像是要稟報神明,他們來敬拜了,我雖然不是信徒,也入鄉隨俗,敲了一下大鐘。清脆的鐘聲,在山谷迴繞,襯托出聖地那莊嚴而超然世外的境界。圍牆之內有很多小廟,聖地的中心,是白色三層方塔式的主廟「木克定神廟」,也稱「毗濕奴神廟」,供奉的是印度教至高無上的主神毗濕奴(Vishnu)。現時的神廟在1815年由森芭瑪王后(Queen Subarna Prabha)所興建,蘭尼包瓦「王后的朝聖行館」的地名,正是來自這位虔誠的王后。
 




流經木克定的陀隆河(Thorong Khola),是卡利甘達基(Kali Gandaki)河的主要支流。卡利甘達基是印度教的聖河之一,在卡利甘達基河谷中經常會拾得的黑色沙利格雷姆菊石(shaligram ammonite, 億萬年前古鸚鵡螺化石),據說都是從木克定沖刷下來的,因此被認定是經書上中記載的聖地「沙利格雷姆」。印度教徒相信菊石是毗濕奴神的化身,傳說中毗濕奴神曾被詛咒而變成菊石,最後在木克定破咒回復真身,盛產菊石的木克定成為聖地,毗濕奴也被奉為「解脫之神」。
 

神廟有精緻的黑色木雕裝飾,但並不華麗,規模也不大,可以說是小巧而樸素。Sabin進入了內殿參拜,我們不是印度教徒,不能內進,只有在門外窺看。廟內供奉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毗濕奴黃金神像,另外也擺放了財富女神拉克什米 (Laxmi)、藝術教育女神莎瓦蘇瓦蒂(Saraswati)、大鵬金翅鳥迦魯達(Garuda)等印度教神明的神像。神廟前有兩池聖水,是信徒洗除罪業的地方。環繞著神廟外圍的,是一百零八個牛首型的黃銅出水口,湧出的清冽山泉,注入聖水池,無論天氣有多冷,都可以看到有信徒赤身在冰冷的聖水中沐浴。從前Sabin的祖母來朝聖,每次都會帶一瓶聖水回家鄉,現在行動不方便,已經無法親身來到聖地,採集聖水的責任,就交給這個經常帶領徒步客人來到的孫兒了。
 

作為印度教和佛教共同的聖地,「木克定神廟」那方塔式的外型,便是融合了佛教的建築風格。毗濕奴被印度教徒奉為「解脫之神」,而佛教的「救苦救難之尊」,是觀音菩薩,兩者在木克定這「解脫之聖地」,巧妙地融合了。佛教徒稱木克定為「泉馬蓋沙」 (Chumig Gyatsa),藏語即「百水」之地,指的明顯是「木克定神廟」背後那一百零八個泉眼。木克定被佛教徒視為觀音菩薩的顯靈之地,十二世紀時蓮花生大士(Padmasambhava)在進入西藏之前,曾在這裡冥想修行,悟出正道,創立寧瑪派藏傳佛教。聖地內的瑪密拉貢寺院 (Mharme Lha Khang Gomba),供奉的就是蓮花生大士。
 



這裡是密宗24個聖地之一,也是空行母(1) 的聖地,而作為聖地佛教主廟的建築,是木克定神廟南面的札瓦娜瑪(Jwala Mai)。「札瓦娜瑪」是寧瑪巴派藏廟,但同時也是印度教聖地,「札瓦娜瑪」是「火之女神」的意思,佛教徒則以「朵那瑪巴」 (Dhola Mebar)稱之。此廟奇特之處,是供奉佛像的洞室之下,有一道泉水湧出,而與泉水同時噴出的,是一朵燃燒了幾個世紀的淡藍色火苗,被稱為「水中的聖火」,是木克定聖水之一,經一黃銅牛首型出水口流出廟外。這永恆之火,源自從地下不斷地滲出的天然氣,原來一共有三朵,另外兩朵是「石中的聖火」和「泥中的聖火」,不過現在仍在燃燒的,只剩下兩朵。佛教徒視這「水中之火」為觀音的顯靈,而印度教徒相信這是主神梵天(Brahma)所賜,展示了創造世界所有物質的土、火、風、水四大元素的共融。
 

佛教廟宇建在印度教的聖火之上,印度教信徒也經常進入藏廟膜拜,感覺有點奇怪,卻是宗教之間互相包容的好例子。印度教依然禁止非教徒進入廟宇內部,幸而聖火是在一座藏廟之內,我們才有機會一睹。昏暗的廟堂內,依靠酥油燈的點點火光,隱約看到滿佈牆壁上的宗教畫像。打理廟宇的女尼小心地掀起遮擋聖火的帷幔,讓我們瞻仰聖火。聖火的火苗很微弱,看來只要有一陣微風,便有可能被吹熄。我付了數十盧比,請女尼替我以聖火的火苗點了一盞酥油燈,祝福這個國家可以脫離動盪,也感謝今次旅程的順利。
 
 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1) 空行母: 梵文Dakinis,也稱女飛天,藏語「康卓瑪」,藏傳佛教本尊之一,永恆覺醒、證悟的的女性靈能,常被擬人化成飛舞的女神,在密宗中代表著智慧與力量,她們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化現,包括人形或獸面,有時又被稱為「天空舞者」(Sky Dancers)。在藏傳佛教中,空行母具有多元且甚深的象徵意涵,就修行層面而言,空行母是佛、法、僧三寶的內相「三根本」(指上師、本尊、空行)中,負責護持佛行「事業」的根本,是女性的佛母、成就者與大護法等的集合名詞。